黎巴嫩–戰爭的迷惘與煎熬

出品年份: 
2009
原文片名: 
Lebanon
導演: 
Samuel Maoz
編劇: 
Samuel Maoz
演員: 
Reymond Amsalem、Oshri Cohen、Yoav Donat、Michael Moshonov
文/Steven
劇情大綱:
982年6月,以色列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描繪此役老兵的夢靨,本片則描繪當下的恐懼。一輛以色列坦克被指派進入敵方廢墟偵查,四位二十歲出頭沒打過仗的菜鳥,只期望能安全退伍。在死亡恐怖的氛圍之中,面對手無寸鐵的敵方難民,生死就握在他們手中,更必須在直覺與人道間做出抉擇。看似簡單的任務,即將瀕臨全面失控……。


電影評論:
這部以色列電影以導演Samuel Maoz自身真實參與1982年的以黎戰爭經歷所拍攝的,捨棄美國戰爭片所注重的緊張特效和爆破場面,本片以人性化的角度,從參與戰爭者的心理和想法出發,深入士兵心中的情緒起伏,聚焦士兵心靈面的拍攝手法,由內在傳達至外在的表情反應影響,和其他戰爭片的手法截然不同。


本片畫面構圖所映照出的士兵心理,也都間接表現出士兵心中的深層恐懼和危機意識,簡單的劇情發展,卻能透過心理層面的多角度描述,讓觀者得以和當事人體驗相同情境的心理錯覺,精準融入情境的出色氛圍,讓筆者完全投入在戰爭參與者心靈全貌的架構之中,劇情內容頗具深度,多視角的心靈敘事架構更是細膩且剖具衝擊力,更傳達戰爭直擊人心的深層恐懼,。


戰爭片,給觀者的印象總是槍林彈雨的刺激對戰,有些觀者會偏向享受戰爭槍林彈雨爆破的刺激感。然而本片則是以導演自身經歷為背景,揭露出以黎戰爭反人性化的心靈煎熬,聚焦於心靈層面的描述,反而更能映照戰爭的恐佈場面,充滿影像想像力的描述更是一絕。


本片的開頭為快要枯萎的向日葵面對烈日的照射,卻必須硬撐下去。向日葵的情境和以色列那些士兵的情境相互呼應,面對上級命令的指示,他們必須面對眼前自身生命的危急,以及自身的良心譴責,進而被迫做出違反自身良心的決定,為了自身的安危,卻又必須做出令人掙扎的兩難決定,這就是以色列士兵的真實處境,同時也是身處戰爭中的士兵必須拋開平和社會的道德觀,而積極投入弱肉強食的殺戮戰場,毫無規則可言,只要將敵人殺死便是勝利。


導演並沒有運用大量的槍林彈雨來顯示出戰爭的慘烈,反而透過士兵本身的視野,一一看出戰爭本身反人性的荒謬和矛盾。筆者對導演運用從坦克車內部所看出的視野相當讚賞,片中偵測的視野便是從一位士兵所看出的視野,更表現出在戰場士兵中面對敵人所必須壓抑的人性道德觀,進而聚焦於攻擊敵人的指令,而這種視角也為本片增添了不少臨場感和真實感。


片中導演多次運用角色的眼神特寫,來表現其心中的情緒起伏,以色列士兵恐懼的眼神,面對眼前困境的無奈眼神,那些被敵對的黎巴嫩居民的憤怒眼神,或是黎巴嫩婦女的悲慟眼神,這些眼神的特寫都尖銳且清晰地傳達出身處戰場上各種類型人們的真實心理狀態,拍攝手法相當直擊人心。


本片的配樂,逈異於一般戰爭片所運用的緊張且氣勢磅礡的配樂,本片採用的是簡單且充滿餘韻的吉他配樂,和片中以色列士兵所面臨的艱難困境成了極大的對比。這種劇烈的反差。也恰好表現出此戰爭的高層並不了解在戰場上士兵的實際狀況,下達的指令和士兵內心的掙扎相互牴觸。


高層下指令只要說一句話,執行任務的士兵就必須聽從命令並戮力執行,但那些士兵卻必須面對自身的安危和人性良心的煎熬,才能鼓起勇氣去執行命令。淡淡的吉他配樂,表現出高層對於以色列士兵心靈狀態的漠視,也表現出以色列士兵因為命令必須面對戰爭的無奈,看似風淡雲清,實則瀰漫沉重的人性掙扎,深層的沉重情緒讓觀者完全沉浸在戰爭的低氣壓中。


本片更運用幾幕士兵在地上水中的反射影像,導演運用水中的扭曲影像,來隱喻戰爭扭曲自身人性的特質,而首尾呼應的向日葵畫面,卻以兩種不同的心理情境,而散發出更廣闊的意境和餘韻。


本片是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其運鏡和畫面構圖的精準掌握,在在都能看出導演對於戰爭心理的獨特思維,而這種思維也把在戰爭局外人的觀者成功帶進士兵的真實視野和心理,這也是本片相當出色之處,推薦給喜歡戰爭片的朋友囉。
得獎紀錄: 
以色列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音效、最佳男配角
波蘭Camerimage攝影獎金蛙獎
Thessaloniki影展人類價值獎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天主教文化獎、Nazareno Taddei獎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