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耶誕好過影】 入選影評:初吻 (Kisses)

 Kisses(2008) on IMDb

出品年份: 
2007
英文片名: 
Kisses
導演: 
Lance Daly
演員: 
Kelly O'Neill | Shane Curry | Paul Roe
文/電機一 李崇維

劇情大綱:

故事發生在愛爾蘭,一對住在都柏林郊區的青梅竹馬狄倫和凱利,他們的家庭皆不美滿。聖誕節,狄倫的父母一如往常的爭吵,看不慣父親的狄倫在與父親的口角中劃傷了他,而狄倫在躲避父親的追打時,凱利為幫助他逃離,也不慎弄壞自家物品,畏罪的凱利因此帶著狄倫逃家到市區,靠著凱利先前偷來的錢,他們開心的添購衣物、感受城中的聖誕氛圍,然而錢很快的花完,加上找不到也逃家的哥哥投靠,狄倫萌生了回家的念頭,後來又遇到壞人欲對凱利不利,幸好在狄倫的機警下安全逃走。露宿街頭的隔天,凱利發現自己躺的紙箱下有個死人,令她驚恐萬分,最後兩人向警察求助,警察載他們倆回家,結束了這次逃家歷險。

電影評論:

這部電影不到八十分鐘,故事發展也相當簡單,就是兩個小孩逃家的故事,然而餘韻無窮。

「對比」是導演在片中經常使用的手法,像是:黑白與彩色,溫馨的聖誕與破碎的家庭。一開始的黑白畫面呈現,不免讓人以為是什麼地方搞錯了,然而在後來兩人靠著船夫的幫忙逃離家鄉後,畫面由黑白轉為彩色,才令我恍然大悟,是啊!對被酗酒成性的爸爸家暴的狄倫、和缺乏媽媽姊姊關愛,又持續籠罩在性侵陰影的凱利來說,恐怕黯淡無色尚不足以描述他們的處境吧!而最後兩人返家時,色調又轉成黑白,令人無奈,主角生活又重歸往常,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次的經歷並非毫無意義,而是個成長的里程碑。

「反叛」是這部電影的重要元素之一,片中多次提到、和男主角同姓的美國知名歌手Bob Dylan,正是美國六十年代反判文化的代表,此顯然是導演刻意安排,想和主角互相對照的:六十年代的美國人,反戰、反歧視、要民權;青春期的小孩,反傳統、反父母、要自由。

拋開電影中也亟欲探討的家庭、社會問題不論,這次的逃家正是身處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具體實踐「反叛」精神、脫離家的保護傘,開始探索大人世界的過程。來到五光十色、充滿聖誕節歡樂氣氛的大城市中,讓飽嚐物慾的兩人霎時覺得人生彩色了起來,在他們眼中的成人世界差不多就是如此繽紛吧。

不過很快的,他們就發現要在外面生活下去,並不是像他們一開始想的一樣容易,有不少課題需要面對,而連最基本的「吃飽」都是一大難題,迫使他們只能和攤販討食,甚至去偷雜貨店,還被店員追趕,警告下次再犯就會報警。而在凱利差點就被壞人擄走,兩人驚險脫逃後,「No devil, just people.」是本次的心得,原來以為是騙小孩的布袋男故事,沒想到在這險惡的社會中,是真實的發生…。

在這樣探索、成長的過程中,人們不免會迷惘、會徬徨,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狄倫和凱利在街上碰巧遇到Bob Dylan模仿秀的演員,誤以為他就是本尊而相當興奮。聽到他們兩個是逃家的,因此才在外逗留到那麼晚,那位演員語重心長地說:「逃?是啊!我一輩子都在逃避自己,但大家都是這樣吧...」除了感嘆自己不過是個活在別人形象底下的傀儡外,似乎也在提醒兩個年輕人:在探索的過程中別逃避自己、迷失自我啊!有多少時候我們都是為反對而反對,為迎合而迎合,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更不知道自己是什麼。

回到電影名稱「初吻」,「When you kiss, you give or take.」這句話從黑人女郎口中脫出,不禁仍令人覺得她的吻,並非如她說的那麼單純。她所講的吻,即使僅僅牽涉到施與受,卻可能還是十分功利、市儈的,但當然吻也可以像狄倫和凱利那樣的自然、天真,我覺得認為這也是導演欲做的對比,強調「吻」應當如後者一般,代表著純真、善良。這樣的精神也具體呈現在演員的演技上,尤其是飾演凱利的女主角,她那自然的演技,不做作的肢體動作都令人印象深刻。

我覺得像我這樣的大學生,來看這部電影會更有感觸吧!當然很幸運的,不同於片中主角,我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不過有時還是會嫌父母管太多,想法太古板,想多謀求一點個人空間,對於「家」,常常是埋怨多於感激。上了大學,「逃家」來到台北這個大城市,很多事情都開始自己去打理,也許在物質上,這裡什麼也不缺,但就是少了家的溫暖吧,還多了很多機會去獨立接觸這個世界,開始體會人情、社會的冷暖。逐漸凋零,那些單純的美好…。

相較於好萊塢的巨片,這部相對低成本、非主流的異國電影好似清粥小菜,淡淡的,卻有著另一種魅力。雖然這部愛爾蘭片並沒有在該國特色上著墨太多,但我注意到的是,其中的對話有大半是英語,然而有一些很明顯是當地的語言。在全球化的今天,地方特色常常難擋主流文化而消失,和英國比鄰的愛爾蘭,現在似乎也極力的希望保存自己的方言、文化,這樣的處境是否和台灣有幾分雷同呢?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