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大綱:
1959年11月5日,堪薩斯小鎮滅門謀殺血案震驚全國,一名作家楚門柯波帝(菲力普塞摩霍夫曼)成為紐約客雜誌特派專員對案發經過整理調查並專文報導,最終他完成了一部舉世聞名的著作。本片描述開普托完成暢銷著作「冷血」的追查過程,運用他獨特的個人風格及尖銳急智,他將冷血殺手的背後動機描述的歷歷在目躍然紙上轟動於世,他並與兇手之ㄧ(小克里夫林克林頓)成為莫逆之交是他始料所未及的
電影評論:
這部美國電影是Philip Seymour Hoffman一鳴驚人的作品,描述科波帝想要挖掘殺人犯真實內幕的震撼過程。整部片不僅以寫實的手法拍成,並且還懸疑的隱藏住部分內幕,不僅緊緊抓住觀眾的目光,也對角色的內心有了不同的詮釋。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男主角Philip Seymour Hoffman把楚門柯波帝同性戀者的細膩溫柔的情感、聲音及肢體動作,詮釋的相當傳神。舉手投足都充滿著敏感細膩的特質,還有著古怪的幽默感,跟之前他在戀愛雞尾酒所演的角色判若兩人。
這部片所著重的就是柯波帝從開頭一直到結尾的心境轉變。從一開始對殺人犯的心理層面興致勃勃,對他們心裡所擁有的人性掙扎很有興趣,然而在那些殺人犯的心理挖掘人性化的層面時,卻和其中一位殺人犯派瑞有著心有靈犀的獨特默契,有種彷彿是自己的鏡子一般的特殊感受。
別人對殺人犯唯恐避之不及,唯有柯波帝對細微的人性有著強烈的觀察力,不僅家庭背景和他相似,連情感的表達也都十分類似。而這種彷彿是他的分身的特殊感覺,正為他帶來莫名的困惑和迷思。兩人雖然看起來是不同世界的人,卻同樣有著被遺棄的心靈創傷,就是這一點讓兩人的心靈緊緊相繫。
這部片相當有意思的地方是,柯波帝原本想要挖掘殺人犯內心的掙扎,卻也同時挖掘了自己內心的掙扎,殺人犯的冷血和柯波帝隱藏的冷血相互呼應,兩者都有著讓人猜不著的心理世界。而柯波帝所亟欲了解的真相,卻已了然在心中,只是他從未發覺。
殺人犯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行徑,和柯波帝表面上想要表露出他亟欲揭露人性複雜面的企圖,實際上卻被自己寧願犧牲別人的生命而完成自己的著作的殘忍,兩者有著令人起雞皮疙瘩的相似之處。雖然看似毫無關聯的兩件事,不過從同一個觀點來看,卻有者讓人驚訝不已的相似之處。
讓筆者很有感觸的是,柯波帝一開始面對死者的棺材時的感受,和最後目睹死刑的感受,一開始面對死亡,他有種解脫的感受,對自己生活不帶希望,死亡變的輕如鴻毛,甚至有脫離苦海的感受。到最後目睹死刑的時候,和死者有著極強烈的情感聯繫,甚至像是自己的分身。
他死亡的時候,像是自己的另外一面也跟著死亡,這種感覺就不再是輕如鴻毛,而是極度震撼的感受。這種感受不僅帶出了他心中深藏已久悲傷情緒,也透露出他對自己的深深內疚感和罪惡感。
殺人犯殺的是看似和自己沒關連,不過卻有情感互動的人,這場死刑對柯波帝來說,就好像是殺了自己親人般的悲悽與懊悔,和派瑞的感受相互呼應,真的有五味雜陳的複雜感受。
本片並沒有很有技巧的拍攝方式,選擇以寫實的手法拍攝本片,不僅是導演想要用最樸實的手法來捕捉角色間的互動, 也透露出導演想要真實呈現當時的狀況, 算是演技凌駕整部片的拍攝手法,Philip Seymour Hoffman的情感詮釋極為細膩,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英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波士頓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最佳女配角 廣播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芝加哥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Chlotrudis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 達拉斯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 佛羅里達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獨立精神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 坎薩斯城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Leo獎最佳影片、最佳音效 倫敦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洛杉磯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最佳女配角 美國國家影評協會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 紐約影評協會最佳首部電影 線上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聖地牙哥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 電影演員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東南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多倫多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最佳首部電影、最佳女配角 溫哥華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華盛頓特區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 美國編劇協會最佳改編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