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曼(麥爾斯泰勒,Miles Teller飾演)在紐約著名的沙佛音樂學院學習打鼓,一直夢想能夠在音樂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他,某天被教授高級爵士樂的老師佛列契(J·K·西蒙斯,J. K. Simmons飾演)相中,他邀請尼曼進入他的團隊打鼓,喜出望外的他以為自己有機會出頭天而一口答應,卻萬萬沒想到自己在第一堂課立刻接受到震撼教育,這讓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必須追求更加卓越的音樂表現,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樂團裡出人頭地…
若是看到上述劇情介紹,大概會以為《進擊的鼓手》是一部用音樂來激勵人心的勵志電影,但實際上卻是大錯特錯,電影透過「打擊樂」這個主要元素,呈現給觀眾的卻是一場師徒之間勾心鬥角以至於走火入魔的心理遊戲,在觀影過程中,可以見證一位單純懷抱著音樂夢的年輕人,在老師的逼迫和嚴格管教之下,儘管更加專注在追求更卓越出色的表現,但心靈卻也逐漸變得扭曲偏執的過程,要說這部電影裡的師徒情像是爾虞我詐的鬥爭,倒也沒那麼心機,但觀影過程中卻會讓人感受到與主角一起被幾近壓垮的心理煎熬。
電影的前半部,除了學校生活和練習之外,還對尼曼校園生活以外的部分有所著墨,他也像大家一樣有著演奏以外的生活,可能去電影院看場電影,和賣爆米花的女店員相遇,兩人可能有了些發展,或是和父親聊著他的未來志向和校園生活,一切其實看來都很稀鬆平常,我們可能設想他能過著不一樣的生活或與他人無異,但在他後來踏入佛列契老師的樂團後一切就都變了樣。
若要說尼曼是被洗腦卻不那麼準確,但是佛萊契老師在課堂上不斷藉由侮辱和責罵來逼迫學生繃緊神經,磨練他們表現出「執著心」的一幕著實令人感覺到恐懼,而那樣的恐懼會轉化自己的情緒變成一種扭曲的「在乎」,第一次上課時,在佛萊契那簡短的一段訓話裡,一切就都表露無遺;若會因此哭泣沮喪就是表示自己感到在乎,那種不甘心會成為催促自己繼續砥礪自己的動力,然而這一切若是因為自己被他人貶低到一文不值,那則又會成為另一回事了。
於是,我們看到尼曼開始更加努力訓練自己的鼓藝,好讓自己成為一個不被老師給責罵的人,前面的那些在乎到後來被潛移默化轉變成了毫無理由的自信,因為一次的被肯定,於是尼曼開始相信自己是好的,他的執著逐漸加上了一些自私和貪婪,加倍努力的練習是不讓自己從首席的位置掉出去…相信這一切都在佛萊契老師看在眼裡,於是他利用了這樣的人性來對尼曼施加壓力,這一環緊扣著另一環的劇情設計巧思,令人在觀賞電影的同時,明明就是如此平鋪直敘的發展,卻讓人看了覺得不寒而慄。
尼曼的性格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逐漸轉變,價值觀也因為日趨明顯的偏執而有了不同看法,在另一場和親戚的聚餐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眼中只有追求卓越表現的他,在尚未成功之際,卻已經擅自替自己的人生下了定論,他發現大家無法理解他所追求的「成功」是何等重要的事物,而當其他人在餐桌上討論對方的好表現時,他則對此感到嗤之以鼻,在不知不覺間,尼曼彷彿變成了不顧一切、個性貪婪的討厭鬼,這或許是他自己始料未及的,但他此刻還沒能感覺到這個改變。
固然餐桌上的其他人舉例說,孤獨得早逝藝術家往往吸毒、酗酒、嗑藥而死,但尼曼的回答卻讓人覺得他已走進了價值觀的牛角尖中:「我寧可在34歲酗酒窮困而死,讓世人在餐桌上談論我,也不要有錢清醒活到90歲,卻默默無聞。」這番話或許是他執著的寫照,也是許多藝術家們在追求更高的成就及表現時,某種程度上的自逼逼人,我們感受到尼曼正逐漸走在自我毀滅的道路上,而這時候的他其實還是個什麼都不是的首席鼓手,才剛因為獲得了些許肯定而志得意滿。
尼曼的音樂人生逐漸脫軌失控,而他無力阻止這樣的失控;不知是有意或無意想把他逼到懸崖邊的佛萊契老師,此時卻更變本加厲地用其他方法來逼迫他,他的對手是當年他曾經超越過的人,那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迫退位的威脅驅使著他只能不停、不停、不停地練習和努力,此刻的走火入魔無可避免地傷害了自己也造就後面一連串失控意外的發生,後面的發展成了可預期的未來。
不得不說《進擊的鼓手》把這些主角脫軌的日常生活算得極度精準,甚至可以說佛萊契老師也像是導演,他知道自己的作法會讓學生玩火自焚,最後就像希臘神話伊卡洛斯一樣,原本用蠟黏起了羽毛飛上天空,但蠟卻因為飛得太高而被太陽所融化,最後失去羽毛的他只能墜地身亡,但他或許也在賭一把,賭最後能有一個學生撐過他的高壓教育和精神虐待,最後成為永傳後世的優秀音樂家,但這件事並未發生。
我們是否都能為自己的人生奮力一搏?這一切都要端看你自己在不在乎,有的人就此選擇黯然下台,也有人依舊緊抓著不願放手。很喜歡結局的安排,一來讓人看了大快人心感到過癮,二來也為《進擊的鼓手》留下一個勉強可以算是激勵人心的安排,那樣的感覺就像是比賽不到最後關頭,不能知道誰勝誰負的道理,而尼曼他至始至終都沒有放棄任何可以逆轉勝的機會,而掌聲到最後,終將會留給持續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