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德國電影以青少年同志的題材,表現出家庭和社會對於不同性向的特殊解讀,從同志的角度出發,主觀呈現內心壓抑的禁忌情感。輕快的敘事步調,搭配情感關係的多層次呈現,編導演示了一場多面向聚焦同志情感面的完美詮釋,細膩和幽默並行的敘事風格,都讓觀者耳目一新。
青少年,這個對於自身性向懵懂的複雜年紀,生活中的一切所追尋的都是父母所加諸於身上的重大期望,符合父母期望的作法能夠給予她心靈的平靜,卻始終與他內心生理的期望背道而馳,當這一切正在摸索的生活步調,必須強迫安定下來,內心劇烈的衝突便會浮現出來。
本片所探討的家庭成員中各自的角色定位,當父母親將自己下半輩子的成就聚焦於孩子的成就,違背自身意念的期望,而強押自己去實現另一種外界認定的成就期望,此作法只是用另外一種成就來蒙蔽自己對於自由追求夢想的真實期望,並將孩子視為自己實現夢想的工具,孩子。是被父母操控的魁儡,父母卻成為被自己執念框架限制住的魁儡,而無法脫身。
本片以喜劇的步調和剪輯,將同志沙夏從尚未出櫃的緊張情緒,到出櫃後的一派輕鬆的過程,呈現的極具戲劇化,雖然充滿喜劇的色彩,卻絲毫不影響本片運用多角度的視野,捕捉沙夏多面向的情緒展現,絕妙的黑色幽默,卻充滿細膩情感的真實呈現,搭配的完美無缺。
當異性戀現今仍是社會的主流,從現今社會一切的規範都是依照異性戀的角度設計,整個社會的普遍價值觀,仍然無法完全接受同性戀的存在。本片從沙夏父母的角度,擴展整個傳統社會對待同志的角度。
傳統家庭從外人的角度來看,大多數仍會排斥同性戀的態度,然而從自己的孩子血濃於水的關係無法抹滅,卻必須學會釋懷,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去面對自己價值觀的衝擊,同時也是自我理想追求的重新定位。本片巧妙運用刺青的意念來說明此關係,刺青貼紙就像自己對外界的觀感,隨時可以撕掉,消失於眼前,然而當真正的刺青,卻是一輩子都會留在身體上無法磨滅,就像一個人的性向,是無法輕易被抹除的。
本片編導Dennis Todorovic以跳躍式的敘事步調,將敘事重心放在沙夏家庭成員的情感衝突,從每個角色的定位中,彼此看到自身與其他家庭成員價值觀的衝突,各自在衝突中,慢慢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編導對於角色多層次的情感呈現的相當精彩,從成熟與稚嫩的特質,擦出不同以往的喜劇火花,更用細膩的表情動作,呈現細微的情感差異,筆者認為編導相當用心設計本片的布局。
本片飾演沙夏的Sasa Kekez,以其多層次的情感演技,充分將尚未出櫃的同志心靈到出櫃後勇於面對自己的性向,詮釋得極具真實感,從必須符合父母期望的隱忍情緒,到不得不面對自身真實情感的勇氣,都表現得相當出色,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