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起整個美國嘻哈文化的演進,於80年代後期崛起的西岸饒舌樂團N.W.A(有態度的黑人)無疑是嘻哈世代中最具影響力的標竿之一,樂團靈魂人物如Eazy-E、Ice Cube、Dr.Dre等人於嘻哈歷史中的地位至今仍難以撼動,尤其開創出匪幫說唱(G-Funk)樂派的Dr.Dre更可謂傳奇,不僅開啟西岸饒舌文化的新紀元,並且發掘與培養出2Pac、Snoop Dogg與Eminem等偉大饒舌歌手。《衝出康普頓》不僅是N.W.A的專輯名稱,導演蓋瑞葛雷也嘗試將那段傳奇時代濃縮於大螢幕。
對於饒舌文化漸漸與商業融合的當代來說,《衝出康普頓》的內容有足夠震撼的力道,尤其近年大陸饒舌節目《中國有嘻哈》所掀起的「說唱風」潛移默化式的讓聽(觀)眾對於饒舌的理解逐漸傾向技巧面,使本身對嘻哈起源與架構的認識皆相對淺薄的亞洲來說,其文化的內涵也因此稀釋不少。於是即便對於還原,亦或呈現嘻哈歷史的影響力不是最好,但《衝出康普頓》塑造美國嘻哈歷史演變的功力,仍能帶給嘻哈樂迷一定程度的滿足。
即便以好萊塢來說,傳記片並非什麼新鮮事,但這種類型其實不好拍,一個不注意電影就容易成為粉絲向作品,更糟則會成為流水帳。例如2018年上映的《波希米亞狂想曲》就有在好片與粉絲片之間的尷尬,即便非粉絲的好評更多一些。《衝出康普頓》的綁手綁腳便是如此,電影前半段出色的塑造起種族衝突與社會環境拉扯的情緒渲染,然而後半段竟也隨著N.W.A的解散而失焦,儘管電影本身的故事與理念是優秀的出發點,但導演蓋瑞葛雷對於統整故事軸心的疏失事實上也漸漸得在消磨觀眾的耐心。
無法否認的是前半段的《衝出康普頓》相當出色,電影描繪出一群出身街頭而懷抱夢想的小子亟欲「衝出康普頓」的渴望內心,故事首先形塑惡劣的街頭文化與幫派環境,並且搭配警察刻薄對待黑人的政治環境以限縮角色的選擇,說明渺茫的未來對康普頓來說是理所當然的家常便飯。於是當N.W.A唱出社會不願或不敢道出的真實面貌時,醞釀已久戲劇張力隨著歌曲的赤裸而引爆,社會衝突也隨之堆疊至高點,當代的嘻哈文化背景因此顯得強烈,隨著N.W.A一次又一次的登台演唱,我們會看到在那個時代裡,嘻哈背後的辛酸有多真實,其本質又有多深邃。
《衝出康普頓》劇情深層裡不僅探討嘻哈文化在當代的困境,同時也反思著黑人文化自己為難自己的無奈,因為儘管白人與黑人之間的衝突不在話下,但黑人社區事實上也有大量自己引起的問題。可惜的是當電影邁向第三幕後,故事隨著N.W.A的解散而模糊,即便明白導演嘗試營造樂團決裂的現實層面,但螢幕裡不斷進展的時間線讓故事失去了力道,彷彿有種照著課本唸的僵硬感,不僅前半段塑造起的張力迅速流失,電影的吸引力也逐漸消逝,慢慢的就只能靠類似彩蛋方式登場的新人物來滿足樂迷的內心。
電影結尾,N.W.A的重組計畫終究還是落空,但導演蓋瑞葛雷在結局將N.W.A付諸於社會與大眾的能量重新聚集,而這部電影也確實記錄了一個世代的興衰,它不過度評判且平易近人的敘事角度提供對於嘻哈文化有興趣的觀眾非常良好的管道,而透過本片的故事基底延伸的現實事件與議題亦具有十足戲劇性(如Suge Knight與本片的衝突)。《衝出康普頓》好的部分很優秀,不夠好的確也令人失望,但一個樂團怎麼從震撼一個世代發展到影響一個文化,這股力道確實被電影講得扎實,街頭智慧的力量不僅藏在數百首饒舌歌曲裡,同時也蘊含在這部電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