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預警,他們是誰?從哪裡來?為何停留於此?又為何用盡燃料?電影沒有花費篇幅解釋,並且不曾試圖著墨於此,藉以擺脫先入為主的角度切入劇情,只是儘管如此,從片中人類與外星人之間的共生關係的表達方式來審視,當觀眾極為容易的被鏡頭引導至第三方角度理解外星人的所作所為與生活環境時,《第九禁區》活脫脫是一場紕漏人性的辯證大會。
一艘巨大太空船停滯於南非首都約翰尼斯堡,不是紐約、也不是巴黎,彷彿命中註定般,導演尼爾布朗坎普為電影的議題主軸細膩鋪陳,並藉此擺脫傳統商業科幻片無情摧毀大城市的疲勞轟炸。當科學家破艙而入後,發現外星人並沒有高科技武器或裝甲,亦不如大多數想像外星人所該有的模樣,反而只是樣貌醜陋、智商不高的大規模族群,並且因為資源不足而漸漸死去。
於是透過電影第一幕呈現世界觀鋪墊的方式,外星人與人類間的緊張關係竟能高下立判,前者受益於人道主義而來到地球生活,但也因為人類歧視異族的價值觀而成為「受害者」。當外星人把禁區活成貧民窟並與黑道共生,導演試圖以紀錄片的拍攝方式為電影畫龍點睛,看著他們醜陋而噁心的生活模式,觀眾完全有理由立足於人類方,並且不留下任何同情;這是個極為出色的第一幕,同時為電影接續發展累積十足力道,藉以狠狠揭露人性最深的醜陋。
從外星人止步的標示到虛有其表的新居住地廣告,《第九禁區》對於人類「種族歧視」的批判從不鬆懈,片中所有恐懼與貪婪僅在一線之隔,基於外星人外表醜陋、智商低落,人類對於該族群的厭惡直線攀升,直到再也無法共存的脅迫,然而另一面卻也仰賴研究外星武器以獲取龐大利益,又或是想盡辦法試圖成為能掌握外星武器的「同類」。人類不但唾棄並控制外星人,同時對他們予取予求,直到事件漸漸不可收拾,故事竟丟給觀眾一道外星人其實只想回家的答案,藉由主角與外星人搭檔的互動與理解,從跟著電影冷眼旁觀外星人的環境,到劇情將觀眾深陷於凝視外星人無力的同情,《第九禁區》將政治與人性議題包裝於科幻外殼裡的優異表現,便注定自己成為一部出色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