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大綱:
耶路撒冷最大麵包工廠的人力資源經理和妻子分居、與女兒關係岌岌可危,現在又遇到了一個超級大麻煩,就是他所任職的工廠內有一名外籍女工,在一場自殺爆炸案中喪生,而屍體無人認領,因此麵包廠被媒體和大眾指責喪盡天良、不顧員工死活等等負面評論…。 然而工廠上級長官為了平息與論指派他將屍體領回並將其員工帶到母國厚葬,希望可以藉此挽回公司的聲譽。於是他與死者的叛逆兒子、一個決心要毀掉他的白目記者、一個古怪的領事、還有一位老兵司機跟一副棺木,一同踏上了過程曲折離奇並且令人瞠目結舌的瘋狂旅途!
電影評論:
這部以色列電影以一樁爆炸案的衝擊事件,呈現出以色列和羅馬尼亞兩地的官方和在地的人情差異。從人性的冷漠態度去探索人性的真實本質,以公路電影的形式,將過程中所挖掘的細節一一和情感做連結,成為罹難者的回憶點滴,同時也是探索人性情感的感性旅程。編導用簡單的敘事手法,並用喜劇的風格來敘述一個悲傷的故事,風格獨特且充滿人性的反思。
當一位人力資源經理必須去處理離職員工的後事,一般的大眾或許會認為這種事情理所當然,然而這卻是出自於輿論的壓迫,公司才願意出面處理,且就法律的角度來看,這其實並不是該公司所要負責處理的事務,媒體所代表的是大眾聲音的反應,而人力資源經理就是出自於媒體的壓力而強迫作出平息大眾憤怒的舉動,然而卻在處理的過程中找回自身對於人性的真實體悟。
本片所呈現出來的是外在人性冷漠和內在人性溫暖的相互對照,從人力資源經理所在的公司所做出的決策,並不是出自於人道主義的觀點來處理公司離職雇員的後事,而是出自於想要解決麻煩的心理,始終是以公司的觀點去檢視整個事件。在伊色列外交大使館的負責運送的官員,亦是以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用冰冷的法律規定去撇清自身應負的人道責任,所注重的只是自身會得到的金錢利益。
從記者的觀點則是關注於這個事件如何造成新聞的話題,事情的衝擊性越大,他的新聞版面就會佔越多的篇幅,更有機會成為頭條新聞。從人力資源經理的角度來看,他自身面對和妻子和女兒關係的冷漠狀態,習慣以冷漠態度處理事情。
人力資源經理在事件之外所呈現出來的冷漠態度,在把屍體送回羅馬尼亞的母國的旅程中卻逐漸冰釋。人力資源經理從原本冷漠的處理態度,卻在旅程中所處理的家庭問題,去檢視外籍女工的背後在另一個家庭所代表的真實心靈地位。
在一個兒子的心目中,這位女工是一個令人無法忘懷的母親。在一個前夫的眼中,她是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伴侶。從探索家庭關係定位的過程中,當外界所有人都只想要把事情簡單處理完即可,將這位罹難者的遺體草草了事,人力資源經理所代表的就是在冰冷政府官方制度下的人性暖流。
人力資源經理從彼此心靈相互扶持的過程中,去找回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人道互助。從原本只關注自身責任和利益是否達到的利己心理,慢慢拼湊出對於罹難女工所存在的心靈點滴,循著她在家鄉的每個角落所留下來的心靈軌跡,去幫那位罹難女工找到她自身最想得到的安詳之地。在人性探索的過程中江女工家庭所存在的衝突和問題,和自身的家庭問題相互映照,彷彿從第三者的角度去檢視自身的家庭問題,同時也找回自身對於家庭的最初感動。
從自身利他的行動中,能夠找到在家庭中相互扶持信任的人性原點,從一句簡單的關心話語,便可感受到對方對於自身的情感投射,筆者認為編導將本片的各個人性轉折點處理的相當精準且自然。
本片的導演運用公路電影的敘事風格,將這個處理離職員工後事的荒謬劇情,結合文化衝擊及人性冷暖的深刻詮釋,更用豐富的細節來構築整體故事的情感鋪陳。簡單的敘事風格,卻用喜劇的手法去貫穿悲劇的主題,讓觀者能以較為輕鬆平靜的心情,細細去體會男主角對於人性情感態度的轉變。平實的敘事風格,卻尖銳的指出以色列當地冰冷的官方體制,和社會大眾所抱持的人性關懷背道而馳,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以色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音效、最佳女配角
Haifa國際影展最佳男主角
香港國際影展天主教文化獎
Locarno國際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