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校園民歌

1970年代前,台灣年輕人喜愛的音樂為西洋音樂。1972年,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觸發了部分「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的想法,並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1970年代今是有限公司與歌林公司合作製播音樂節目《金曲獎》,主旨是鼓勵優良歌曲創作;1981年至1983年,天鼎傳播公司製播歌詞歌曲創作比賽《大學城》,由台灣電視公司播出;這兩個節目帶動了台灣的校園民歌風潮。

1975年楊弦和胡德夫在中山堂演唱余光中的《鄉愁四韻》被視為是台灣民歌發展的開始。1976年在淡江大學的一場民歌演唱會上,李雙澤在台上拋掉可樂瓶,拿起吉他開始唱起自己的歌,改寫自蔣勳的「少年中國」,揭開校園民歌的序幕,也正式在全國校園裏襲捲起一片民歌運動。

然而社會氛圍轉變是民歌運動沒落的主因。1980年代末,隨著開放黨禁、解嚴與本土化運動,大學與知識界氣氛轉向批判中國文化霸權、爭論鄉土文學與中華文化異同,校園民歌中隱藏的中國風格與單純清新的文學氣息,與新興的回歸台灣本土草根文化有所歧異。校園民歌甚至被認為不再是自己的歌,而被部分藝文與政界人士視為是遠離群眾、風花雪月與政治上保守意識、代表北京話與外來政權、外省人文化的一種象徵。隨之而起來是1990年代中期,台灣另一階段流行音樂發展。

過了40年後的今天,在唱片商業化、數位音樂的蓬勃發展下,流行音樂的走向瞬息萬變且高度競爭,當年純樸且單純的民歌背景已是遙遠過往。但其精神卻是一段專屬於台灣當年時空背景的音韻回憶。現在就讓我們回味這些台灣音樂史上不可抹去的民歌專輯與優秀音樂人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