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之戰-另闢蹊徑的活屍片傑作

 World War Z(2013) on IMDb

出品年份: 
2013
英文片名: 
World War Z
導演: 
Marc Forster
編劇: 
Matthew Michael Carnahan | Drew Goddard | Damon Lindelof
演員: 
Brad Pitt | Mireille Enos | James Badge Dale | Matthew Fox | Daniella Kertesz
文/Ruke

一部成功的恐怖片和災難片能夠擄獲觀眾的重要元素,在於事件的發生往往處在再平凡不過的日常中,也因此當觀眾發現這種毫無來由的恐懼充滿真實感時,便會打從心底不寒而慄,而越是巨大到令人不知該如何面對,無法控制的狀況,更會讓人在觀賞電影時留下深刻印象;在布萊德彼特擔任監製並兼任主演的《末日之戰》裡,便讓觀眾看到這樣的狀況,當面對意想不到的災難卻又無處可逃時,那種來不及反應的絕望甚至重擊著自己的心理狀態。    

《末日之戰》描述地球毫無來由地被不知名的病毒攻擊,被感染的民眾會在十二秒內迅速變成行動力強、具攻擊性的活屍,被活屍攻擊的民眾同樣比照辦理,也因為病毒發作得快,患者的行動迅速,很快的世界各國便迅速淪陷。電影主角傑瑞在故事一開始過著和常人無異的生活,但電影開始十分鐘內,原本開開心心開車帶著妻女出門的平凡早晨就成為前述的人間煉獄,傑瑞一家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但二話不說只能先逃再說,曾擔任聯合國調查員的傑瑞後來才知道這場災難已成為全球性的災變,幾乎無人能倖免,他不可思議地肩負起找出病原的任務,必須也不得不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    

電影以麥克斯.布魯克斯(Max Brooks)所著小說《末日之戰:政府不想讓你知道的事》和《末日關鍵生存術:戰鬥知識與技能》兩本書的設定為底,書中煞有其事地介紹病毒的症狀、過去曾發生的病例、世界各國是如何面對災難,倖存者又是如何度過重重難關擊敗活屍。正因為這樣的設定嚴謹正經到讓人不知該說是不是搞笑,所以在電影裡偶而出現的黑色幽默與緊繃情勢之間的反差,還有流露出幾分溫馨親情的部分文戲,倒頗能讓人舒緩情緒。    

《末日之戰》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非常流暢的電影節奏,從頭到尾把觀眾的情緒像是懸在空中般,幾乎沒有讓人喘息的空間。因為被病毒感染的民眾動作快速,手無縛雞之力的主角一行人只能不斷地逃命到下一個區域,緊接著又遇上下一個危險,電影帶領主角和觀眾從都市逃到鄉村,從美國本土到韓國,之後再到以色列,最出乎觀眾意料之外的,在於電影終盤迥異於故事前半的大規模都市感染、轟炸和滅城場面,而是將場景濃縮在被隔離的醫學中心內。    

然而,這樣一反觀眾期待的作法,竟在邏輯上也能說得通,這點就不得不佩服導演以及編劇的巧思及創意了;事實上,在電影上映前早已有許多媒體報導關於《末日之戰》種種拍攝不順的新聞,從前期的人事問題到拍攝過程中遭遇的種種阻礙與困難,一再延拍重改劇本的結果導致預算不斷超支,甚至殺青後還不斷補拍,成為一部成本高達數億元的殭屍災難片,而在一般觀眾的印象裡,活屍電影通常都屬於低成本驚悚片,這樣陰錯陽差,戲裡戲外都可稱作是「史詩災難片」的電影,想必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縱使如此,不談那些拍攝過程中的困難和無法控制的失控災難,電影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是相當好的,縱使最終的結局一反前段的超大規模,而來到宛如密室的室內場景,但是這樣「小而美」的安排,其實也能達到相似的心理效果,傑瑞一行人仍然近乎無太多抵抗能力地在狹小空間裡逃命,還要一面找到拯救世界的方法,雖然我們大概都能猜出結局會是什麼樣子,但緊張刺激的過程仍毫不馬虎的搬演在大螢幕上讓觀眾觀賞。    

或許是因為預算問題,因此讓製片方有各式考量,當活屍不分種族、階級甚至國籍而肆虐全球時,世界各國面對問題的差異性本該是可以好好當作政治寓言大力諷刺一般,但受限於篇幅,《末日之戰》捨棄了對人性黑暗及當代政治的嘲諷描寫,僅讓電影成為一部「看愛家好老爸拯救世界」的另類活屍片,但是不拖泥帶水,明快的故事節奏以及輕易將觀眾拉進恐懼世界的氛圍營造等,這部電影都作得相當到位,據稱這部電影從一開始被當作無藥可救的賠錢貨,正式上映後口碑票房雙贏,意外成為布萊德彼特的生涯最賣座電影,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真可以期待延續原作世界觀的電影續集問世也說不定。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