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表演藝術的如臻化境

 Birdman(2014) on IMDb

出品年份: 
2014
英文片名: 
Birdman: Or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原文片名: 
Birdman: Or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導演: 
Alejandro G. Iñárritu
編劇: 
Alejandro G. Iñárritu | Nicolás Giacobone | Alexander Dinelaris Jr. | Armando Bo
演員: 
Michael Keaton | Zach Galifianakis | Edward Norton | Andrea Riseborough | Amy Ryan | Emma Stone | Naomi Watts
文/Ruke

「此生你可曾求而得之,即便如此?」 「有的。」 「你渴求過什麼?」 「自稱親愛的,感覺自己在世上被愛。」 -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晚近殘章》    這是電影一開始所引用的經典文字,隨後而來的,是一團墜落的火球,一位漂浮的中年,一位過氣的演員,一場各自盤算的舞台劇,其實無論是虛擬或現實,是人生是戲劇,這些都只為了實現內心的盤算,你可以說《鳥人》(Birdman or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副標題又名「無知的意外之喜」)是一部精巧的電影,從演員表現到攝影調度、每個音效配樂,都充滿著令人拍案叫絕的設計。透過這部電影,我們可能也不斷在問自己,我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對於電影的期待,對於娛樂的想像,真的如想像那麼單純嗎?  

再給大家一個大哉問:當觀眾走進電影院時,看的總是各式各樣的超能英雄一次又一次拯救世界,我們還能有其他的選擇嗎?很有趣的是,亞歷山卓岡札雷伊納利圖(Androku Charegichunconlintu)導演的《鳥人》乍看片名,會讓人以為又是一部類似於這幾年大量被產製的超級英雄電影,但實際上卻不然,電影透過一位曾經飾演過超級英雄,卻在多年後被人遺忘的過氣演員,試圖透過舞台劇公演重新找回自己舞台的過程,呈現明星如何追求自己在藝術成就上的表現而難以自拔。

縱使戲劇演員再怎麼樣才華洋溢,但演員一旦失去舞台後就什麼都不是,主角雷根便是如此,他在數十年前曾接演轟動一時的英雄電影《鳥人》系列而大紅大紫,但也隨著鳥人風潮的淡去而隨之沒落,成為無人聞問的演員,事隔多年,他此刻站在百老匯的舞台上,即將舉行他首次自導自演舞台劇的公演,然而一切卻是困難重重,鱉腳的三流演員意外受傷無法演出,接替的大咖男明星有票房號召力卻狀況百出難以掌握,在預演中發飆亂搞…

但這並不是雷根在正式演出前的唯一難題,與女兒的關係、劇評家的意圖詆毀,以及長久以來折磨他內心重擔的「鳥人」幻影,都是他想要東山再起的難題;想要成就一場完美的表演,真是這位自詡為專業演員的雷根,內心最簡單的想法嗎?抑或是他想藉由這次的成功表演,重新找回聚光燈的矚目,讓他再次成為被掌聲簇擁,東山再起的明星?在電影裡面,總覺得主角的演藝生命是矛盾且搖擺不定的,他渴望眾人因為自己的演技精湛而肯定自己,而不是注視他所詮釋的角色,他擺脫不掉超級英雄的華麗外衣,也不可否認自己的會有如此地位全拜此所賜。

電影很巧妙地使用類似「一鏡到底」的方式來呈現,這也成為許多觀眾津津樂道的部分,有如舞台劇轉場的方式,幾盞燈光轉換,佈景移動,時間又過了一天,不光是對演員而言是個挑戰,這樣的呈現方式挑戰著演員如何像劇場演出般,一氣呵成讓情緒完整連貫而不被中斷,對觀眾來說也是個特別的觀影經驗;我們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在看一場戲,戲中的角色們也很清楚意識到自己是在演一場戲。戲裡戲外相互輝映,在延伸到現實生活中飾演男主角的米高基頓的境遇,就又讓人覺得彷彿真實與電影間的界線都顯得模糊。

除了演員一氣呵成的完整演出、看似從未間斷的剪輯和攝影技法外,也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配樂,與其要說這部電影是配樂,或許也可以說是打擊樂,因為電影中隨著雷根情緒起伏和環境轉變而隨之出現,甚至跟著樂手一起在電影畫面上登場的鼓聲,幾乎沒有其他搭配的樂器,卻成功地挑弄著觀者神經,隨著主人翁緊繃神經質的精神狀態,任其失控墮落直至戲劇終於與表演者的生命合而為一,最終燃燒殆盡,那樣的瘋狂是如此令人難以想像,但也彷彿能感受到一位演員、表演者對藝術的堅持與自我磨練。

《鳥人》擺明著就是想要對現代電影工業做出大大嘲諷和批判,片中主角說什麼都不願再炒冷飯以「鳥人」之名重出江湖,但另一邊卻說著小勞勃道尼接演《鋼鐵人》續集又要引起轟動。米高基頓在真實生活中就猶如主角雷根般,他從影三十餘年,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在提姆波頓執導的《蝙蝠俠》中飾演這位黑暗英雄而聞名,他明白超級英雄電影的推出根基於電影公司為迎合市場和商業機制,但過度向市場靠攏並非他演戲的本意,於是他後來掛冠求去,也和電影中主角捨棄大紅大紫的英雄續集角色不謀而合。電影中,具有影響力的評論家瞧不起這位從好萊塢來到百老匯的演員,想靠一隻筆桿,就想要先入為主的沒看戲就詆毀對方,這樣的荒謬,彷彿也像在嘲諷著當今影評一窩蜂的誇讚/批評,足以影響觀眾對一部片的觀感般。

電影中,雷根為追求舞台劇公演的成功不遺餘力,許多荒謬事件也在過程中接連發生,艾德華諾頓飾演的麥可是個追求方法演技的演員,他認為凡事都必須講求真實,以致於彩排演出時總有許多脫序行為讓雷根無法招架,他越是想讓公演圓滿演出,碰到的狀況也越多,荒謬怪誕到令人覺得不可思議,而隨之而來的,還有那形影不離、陰魂不散的「鳥人」幻影,還有將其引領進超能世界的種種事件,是幻想、抑或幻想?抑或是一切在最終狂想終究化作真實,讓雷根真成為了一位自由翱翔的「鳥人」,這點就端看觀眾如何解讀這部電影了。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