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花男孩-自認值得的愛

 Birdman(2014) on IMDb

出品年份: 
2012
英文片名: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原文片名: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導演: 
Stephen Chbosky
編劇: 
Stephen Chbosky | John Hughes
演員: 
Logan Lerman | Emma Watson | Ezra Miller | Mae Whitman | Paul Rudd | Nina Dobrev | Johnny Simmons
文/Ruke

就像每個世代都會有一本像《麥田捕手》一樣,能夠代表成長世代的青少年文學一樣,電影也不例外,這幾年許多青少年文學接連被改編成電影進而獲得好成績,而《壁花男孩》或許就是這幾年推出的成長電影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電影從一名想要低調校園生活的男主角視點出發,描寫在他升上高中之後,因緣際會認識了一對兄妹,他們與自己截然不同的個性,如何影響了自己的人生觀,隨著觀影過程,更讓觀眾從中去發現埋藏在這些年輕人心中,不為人知的祕密。

羅根勒曼(Logan Lerman)飾演的主角查理,個性內向,不善與人交流,升上高中迎接新生活的他,發現事情並非如他所願會變得美好,姊姊和男友、國中同學、哥哥的朋友,全在學校裡有了各自的交友圈,自己最後依舊只能選擇孤單一人,他熱愛文學,但害怕自己對這方面的專精與熱情會被人視作怪胎,所以在課堂上總是保持沉默,然而這一切在他遇見了伊薩米勒(Ezra Miller)飾演的高三生派翠克有了改變,雖然他因為工藝課被當而和查理等新生一起重修,但他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在課堂上刻意模仿老師搞笑,這件事讓查理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在開學時交到新朋友,可以讓無所適從的新鮮生接下來三年的生活沒那麼難受的話,那查理想必是任務失敗了,因為他只能選擇繼續隱形,直到他和課堂上認識的派翠克有了交談,查理自認自己是個怪胎,而為此感到自卑,但派翠克絲毫不在意這件事…也或許他很在意,但若是過度在意的話,日子永遠不會好過,所以他選擇坦然去面對這個可能會因為他的「怪異」而傷害他的世界,查理還認識了他無血緣關係的妹妹,由艾瑪華森(Emma Watson)飾演的珊。

查理的生活從此變得多采多姿,也可以說,因為這些同樣自稱是「怪咖」的小團體接納了這位高中新鮮人,他的世界頓時變得寬闊而非僅只剩下上學和放學(還有文學課老師),他享受了許多先前生活未曾體驗過得事情,他的本質並未改變,但他學會更能擁抱原本的自己,電影裡出現的許多「儀式」:舉凡卡帶錄音、《洛基恐怖秀》狂歡場、聖誕節交換禮物…也許不是每個人在國高中時期都曾體驗過,但也可能有過類似體驗,存在於自己的記憶中,度過那段年少輕狂的年代。

電影裡同時也碰觸了許多議題,例如同性戀、校園霸凌等電影開頭顯而易見的情節,但隨著觀影過程,觀眾將會發現電影所談論的並不只這些,那些青少年時期可能遭逢到的徬徨愛情、課業問題、生涯規畫,也都不著痕跡地從頭至尾貫串整部電影,因為主角們還年輕,所以總會在反覆的失敗、受傷中學習成長,但有的時候那些傷口選擇被隱藏在不被人看見得陰暗處,等待有心人發現,而後將它治癒。

電影中有不少篇幅著重在主角查理的心理狀態;乍看下人畜無害、個性溫和的他,平靜的外表下卻隱藏太多秘密沒被發現,他國中時的最好朋友查理因故舉槍自盡,小時候最疼愛他的瑪莉阿姨在一場車禍中意外喪生,而他認為這一切可能都是自己的錯,他失去了心靈平衡的來源,於是悲傷和自責等負面情緒永遠讓內心的天秤倒向另一側,而他卻還有不讓人知道的祕密,當我們隨著電影過程中,與查理一同讓他看似讓封閉的青春生活看似走向開朗的方向時,更顯電影尾聲,終於揭發他心中祕密時的震撼與令人不捨。

《壁花男孩》裡有許多查理與自我的對話,那些部分透過他寫信給自殺好友的信件中被傳達給觀眾,還有一些部分是青少年對大人所提出的疑問,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查理和文學老師在一堂課堂後的對話,查理問老師說:「為什麼好人們總是錯選不對的對象呢?」而老師回答:「因為人會接受自認值得的愛。」這句話大概可以當作是人生的一堂課吧,畢竟許多相遇和選擇都並非當下就能輕易判別是非對錯,值得與否也都要等到事過境遷後才能被評價,但在美好回憶被創造的那個當下,我們絕不會覺得一切都是虛度,或許我們永難忘懷過去的美好時光,但也可能我們會發現自己能值得更好的人生。

可以說這部作品道出了那些內向、不善與人交際,因而成為「壁花」,存在感薄弱的人們,他們的內心世界,但電影同時也表現出了另外一群,同樣也身處人際關係的邊陲地帶,同樣不善與人交流,卻能抬頭挺胸活在這世界上的樣貌。儘管《壁花男孩》無可避免地隨著主角的情緒恣意地往自我耽溺的方向流動,所幸最後都能懸崖勒馬,及時把觀眾和主人翁的情緒帶回往光亮處移動。是呀我們都有那麼點不完美,既然這樣又何必為此感到自卑,畢竟日子都還是得過下去,造成的傷痛還是需要去撫平它的,不是嗎?

非常喜歡電影中貫穿頭尾的隧道場景,那對查理來說大概就是走過年少時代的青春儀式吧。我們都會覺得年輕真好,我們也終究都將或已經長大,有的人或許將會或已經遺忘那些青春時期的回憶,但在每個當下我們都將理解到,每一個活著的當下,都是值得紀念的,可能是傷心的,也可能是開心的,但是「活在這世上」這件事情,能夠感受到各式各樣的喜怒哀樂,如同電影最後的那句話和播放的那首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歌曲一樣,當下即是永恆,我們永遠都是自己的國王,能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這世上。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