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凌晨密令-探索戰爭的意義

 Zero Dark Thirty(2012) on IMDb

出品年份: 
2012
英文片名: 
Zero Dark Thirty
導演: 
Kathryn Bigelow
演員: 
Jessica Chastain
文/Ruke


   凱薩琳畢格蘿繼《危機倒數》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後,隨後推出的《00:30凌晨密令》則再度以戰爭為題材,不同於《危機倒數》以各式不同任務的事件片段,交織出戰場士兵時時與危機共處的緊張氣氛,《00:30凌晨密令》透過911事件後,美國當局調查人員追查賓拉登下落的過程,從威脅四伏,與死亡為伍,直到後面掌握情資,終於直搗賓拉登本營作結;導演以潔西卡雀絲坦飾演的中情局情報員瑪亞為主角,敘述她從剛接觸調查員工作開始,經歷一連串事件過後,成為執著於追捕賓拉登的資深探員,在過程當中發生的點滴,平鋪直敘的157分卻瀰漫緊張氛圍,搭配新聞畫面的虛實交錯更讓這部電影增添幾分寫實感。


   電影的開頭是在黑牢裡的一場場刑求,只為得到恐怖份子的情報,有時候毫無所獲,有時候就算得到了情報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一連串觀眾聽來陌生的名字,都是調查員日夜找尋的危險人物,這些被抓起來的人究竟是否握有重要資料,又或者他們其實是無辜的,沒有人知道,但調查員要做的就是找出真相。至於為的是什麼,又為何要這樣做,我想在過程當中,就連這些角色們也都失去了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的理由了。


   電影依照事件時序推進,正當國際局勢動盪變化,戰爭與復仇反覆重演的時代中,瑪亞依舊堅守在她的崗位,追查著過去所有的紀錄和線索,只為了找到賓拉登。經歷了一連串傷亡之後,她開始自責為何沒有從那些被俘的伊斯蘭教徒口中問到更多訊息,是因為他們本來就無辜的嗎?還是自己的刑求不夠重?亦或是太過相信每一句他們所供出的線索,以至於恐怖攻擊事件一次次發生?瑪亞在任務中越來越冷靜、對環境充滿懷疑,直到她終於找到了關於賓拉登藏身處的線索…


   在「剷除恐怖份子」和「停止聖戰」等理由之下,無論是美軍前往中東地區的戰爭連番轟炸,捉拿蓋達組織等行為,似乎都能夠找到他們之所以如此的動機,因為他們以「世界警察」自居,所以必須要剷除引起世界動盪之惡,然而在過程當中卻仍難免發生不幸憾事;電影中也提及在這十多年來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例如2005年發生的倫敦巴士爆炸案,2008年的萬豪酒店爆炸案等,甚至還有人長驅直入美國營區採取自殺攻擊,造成多名情報官嚴重傷亡的慘劇,這些事件其實不那麼與蓋達組織的恐怖攻擊有直接關聯,卻都可以當作是美國連同其他國家出兵攻打的原因之一。


   除卻片末長達40分鐘部隊半夜追捕賓拉登的槍戰外,電影沒有太多關於戰爭場景的描寫,而主要著重在這些情報人員如何身陷困境,大多數時間孤獨與未知奮鬥的過程。這段時間是漫長且枯燥的,而導演則是將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奮鬥歷程呈現在大銀幕。


   最後如大眾所知,賓拉登在攻堅行動中被美國軍隊擊斃,而片末瑪亞看到了賓拉登的屍體,象徵她達成了她這些年來一直努力的任務,最後她搭上空無一人的運輸專機時,空洞木然的表情讓整部電影呈現的獵殺過程,有了盡在不言中的含義。當自己一直以來努力許久,最後終於達成目標之時,難免會回過頭思考著,到頭來自己努力的這件事有什麼意義,到底又為了什麼而作呢?隨著任務結束,思考這些問題也早已失去意義,而在剷除了被當成世界之惡的恐怖份子首腦後,接下來瑪亞又要為了什麼而努力才好。


   《00:30凌晨密令》沒有槍林彈雨,也沒有緊湊情節,而是描述主角生活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如何完成自己任務的經過。導演營造出某些橋段下,角色身處險境的緊張感,也細膩地描述女性探員的心境轉折和成長,最重要的是,電影透過主角全心奉獻在任務上機警銳利,實則內心空虛寂寞,為了「反恐」二字,到底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又要如何去理解這樣全心付出的意味何在?電影冷酷地近乎不帶任何情緒,戰爭的意義何在,又是否該反對戰爭,導演的企圖昭然若揭,剩下則要由大家來思考這個大哉問的答案。


  得獎紀錄:

  第77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輯

  第70屆金球獎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劇情片提名、最佳導演提名、最佳編劇提名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音效剪輯、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原創劇本提名、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剪輯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