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 太陽旗 - 沒被寫下的英雄故事

出品年份: 
2011
英文片名: 
Warriors of the Rainbow: Seediq Bale
原文片名: 
賽德克·巴萊 太陽旗
導演: 
魏德聖
編劇: 
魏德聖
演員: 
林慶臺 游大慶 馬志翔
文/Jack

革命歷史的記載是家破人亡的慘痛抗爭、民族英雄的胸襟背後是難以言喻的千瘡百孔,千百年後書本上的幾頁註解,何以將時空帶回到歌頌著英勇的光陰?血肉模糊的戰爭故事最後堆砌成一座紀念碑,試圖緬懷或記錄著那段慘痛的過去,於是在數十年後的平行世界裡,那份為家園起身抗爭的無畏精神還得以流傳,故事也才追朔至那殘忍的年代,讓我們終於看見各個勇士被扭曲的心靈,是英雄光彩從未表達的苦難。

魏德聖穩重而出色的執導能力,從《海角七號》的基底延伸到《賽德克巴萊》,徹底展現出他導筒下的藝術,創造台灣影史前所未見的廣闊範疇,曾經燃起的國片浪潮便是魏德聖的電影美學所推動的力量。於是十年磨一劍的《賽德克巴萊》總算沒有大而無當,魏德聖以這部作品為台灣影史創立一座里程碑,《賽德克巴萊》格局之大、野心之雄厚,無疑是台灣影史最磅礡而最成功的電影。

因為《賽德克巴萊》幾乎呈現出好萊塢商業片該有的規格,從開場的對峙戲碼開始,故事絲毫不停歇的進展,畫面保持著緊湊而強烈的氣息,全片擁有著相當優秀的起承轉合,不論是情感因素或事發的因果關係都營造的相當到位,耐心的鋪陳引領至片尾的屠殺場面,將這部史詩作品推到更高的層級,無論是運鏡也好,劇本推動的流暢度也罷,幾乎都是無人能出其右的結晶。

當然,《賽德克巴萊》真正的價值絕非在於血腥的虐殺,亦或行雲流水的節奏,而在電影將衝突的兩個文明做出對比,在沒有分隔線的立場下評論著這段歷史,過去的英雄在電影裡展現出平凡的苦痛與折磨,而日軍一方儘管在管理確實不當的情形下,仍然具備良善的面貌。於是片中花崗一郎、二郎的角色立場便襯托出全片的核心價值,他們一方面是日軍的子民、一方面肉體內淌著勇士的血液,而這份衝突正是《賽德克巴萊》丟給觀眾的一大考題。

為何如此說道?畢竟當電影終於進展到結局,看似磅礡的動作場面,卻表達出無可奈何的悲痛氛圍,兩段文化因為無法認同理解而衝突,甚至進展到不可收拾的混亂場面,嚎啕與尖叫聲讓對錯模糊焦點,頓時一切似乎失去結果。莫那魯道領著族人殺向欺壓他們的文明,試圖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眼前除了驚心動魄的血腥畫面外,勢必也看見黑暗的未來。這些民族英雄以壯烈的犧牲方式期許自己換取光榮的明日,卻也因此而展現出過去從沒被看見的慘澹。《賽德克巴萊》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如此。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