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想吹口哨-閉鎖心靈的心靈衝擊

 Eu cand vreau sa fluier, fluier(2010) on IMDb

出品年份: 
2010
英文片名: 
If I Want To Whistle, I Whistle
原文片名: 
Eu cand vreau sa fluier, fluier
導演: 
Florin Serban
演員: 
George Pistereanu | Ada Condeescu
文/ Steven

劇情大綱:

不良少年Silviu被判刑進入感化學校,在學校裡,他愛上年輕的社工Ana。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後,他終於就要回到熟悉的家,然而卻在此刻聽說失蹤許久的母親突然現身,更打算將弟弟帶走和她一起生活,讓短短五天突然變得漫長,Silviu一直非常照顧弟弟,像是自己的兒子一樣對待,擔憂弟弟的狀況讓他越來越焦躁,衝動之下,他綁架Ana逃出感化院。

重獲自由的Silviu,感受著髮際的風和開闊的道路,還有他與Ana的第一個吻,一切變得充滿可能...。

電影評論:

這部羅馬尼亞電影以寫實自然的敘事手法,描繪監獄獄友的生活化心聲,記錄片式的運鏡手法,讓觀者得以透過攝影機前的近距離接觸,直擊主角最真實的情感表達,寧靜的鋪陳和後半部的衝擊力道成為極大的反差對比。片中業餘主角真實的自然演技,更是相當具有情感爆發力,運鏡手法亦以兼具主角觀點和外界觀點切換來營造驚悚氛圍,演技和運鏡都相當出色的一部電影。

監獄,對於許多獄友來說,是一種牢籠般的束縛,嚮往自由的一念從未停歇過,然而當外界的現實面對自身的心靈衝擊遠大於監獄的壓迫感,這一切外界認定的自由,卻是另一種壓力束縛的開始。

這部《如果我想吹口哨》以主角觀點的自白敘事手法,用跟拍的鏡頭將主角Silviu對於獄友、家人和社工三者之間的情感細節慢慢建構出來,沉默的鏡頭展現,卻讓觀者得以透過Silviu對於家人的情感反應,慢慢感受到他內心鬱悶卻又壓抑在心中的憤怒和渴望自由的情感。然而當主角自身的情感記託在弟弟的關係上面,將此關係從主角心靈抽離出來,卻只剩下毫無目標的空虛靈魂,所剩下的只有自己面對心靈渴望的執著和堅持, 對於愛情,他所渴望的是一種兩情相悅的美好愛情,對於異性的渴望動機強烈,在自身的潛意識中,卻又不斷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發生的,現實生活中的渴望和內心潛意識的想法相互牴觸的時候,渴望的動機卻變成失控的執著的外顯行為。

編導將主角深層的心靈起伏運用寫實鏡頭緩緩建構出來,並未透過穿插剪接卻依然表現出深入有力的劇情張力,相當令筆者驚艷,不管是和主角母親的言與情感互動,以及和弟弟的真情互動,真摯的情感都讓觀者不用透過真實畫面亦可推想過去情境。精準的情感表達和對白,讓本片有濃厚寫實記錄片的風格,卻又深刻表達出角色憤怒情感背後的心靈衝擊,深厚的劇情編排功力可見一斑。

本片並非運用渴望自由這種單純的動機來描繪Silviu的心靈,反而運用大量的寫實鏡頭來捕捉Silviu面對各種處境的情緒反應,慢慢將他心中所深層的渴望表現出來,筆者認為編導將後面爆發力的演出的鋪陳,設計的相當精準且極具說服力。

本片導演Florin Serban雖然目前僅拍過一部劇情長片,然而其銳利的運鏡手法,以及深層的情感捕捉,都展現出過人的敏銳觀察力和敘事技巧,完全不像是新導演的作品。片中飾演Silviu的演員George Pistereanu更是運用各種情感夾雜的複雜心靈面,將這個角色完全沒有背景敘事下的人物,建構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情感,表情和肢體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情感,都相當真實自然,雖然他是業餘的演員,依然能夠將角色本身的情感衝擊,詮釋的如此自然動人,筆者相當推崇,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得獎紀錄: 

藝術影展最佳男主角
柏林影展銀熊獎評審團大獎、Alfred Bauer獎
Cinemanila國際影展最佳男主角
克里夫蘭國際影展最佳歐洲電影
羅馬尼亞Gopos獎最佳音效、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新導演、最佳女配角、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羅馬尼亞製片協會最佳剪輯

斯德哥爾摩影展最佳男主角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