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教室–獨裁精神的真實體現

出品年份: 
2008
英文片名: 
The Wave
原文片名: 
Die Welle
導演: 
Dennis Gansel
演員: 
Jürgen Vogel、Frederick Lau
文/Steven
劇情大綱:
改編自Morton Rhue的小說,發生在加州某所高中的真實故事。Rainer Wenger是一名教歷史的高中老師,臨危受命要幫助學生完成一個極權政治的研究計畫。但是學生們過於自滿與傲慢,覺得當年的法西斯極權統治根本是狗屁。為了要說服這些自大的學生,Rainer決定做一個非正式的實驗,由他來扮演極權頭頭的角色,學生們必需服從他的命令、在回答問題前必需得到老師許可、穿制服上學等。一開始實驗進行的很順利,學生們對極權政府的運作越來越感興趣,甚至還出現了團體的口號及標誌。但是隨著學生們的投入與團體的力量,實驗卻漸漸失控了…
電影評論:
這部德國電影是德國新銳導演Dennis Gansel執導的最新作品,導演同樣保持著前作所營造出來的冷靜寫實敘事風格,因為是美國高中真實事件改編,因而不做作,不用煽動的情節發展很重要。
編導Dennis Gansel將這個獨裁政府的實驗用冷靜觀察的角度來拍攝,任何鏡頭的呈現都是角色行動和想法的側寫,本片的主觀鏡頭很少,充斥旁觀者鏡頭的特點,正突顯了導演想引領觀眾進入這個看似不存在的組織結構,跟著角色的投入而不由得陷入其中。劇情的震撼就是這樣悄悄散發出來,冷靜客觀的鏡頭呈現配合著演員出色投入的表現,成為本片相當成功的地方。
納粹獨裁政權,一直都是德國人揮之不去的過往陰霾,而獨裁政權其中的本質真的是全然負面的嗎?這種統治體系是如何吸引著當時法西斯政權的愛好者狂熱加入?本片就是藉由一位對教學熱中並喜愛用新奇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經由他所進行的獨裁政權體驗,來讓學生們了解獨裁政權集體活動的團結本質。
團體所注重的就是裡面成員對於團體的向心力,而這個向心力是基於個體的自我意識認知來牽引,牽引的原動力就在於個體對於團體的認同,相當重要的一點是,在民主社會裡,各類團體的共存是社會依存的必要條件,同類型的團體之間都應具有彼此尊重的態度,才能讓團體之間發展的更加健壯。片中老師所進行的極權團體實驗,從團體立意的目標和成立的目的都不明確,學生們只是為了上這堂課而投入這個實驗,同儕之間彼此鼓動,成為一種毫無目標的暴民團體。
筆者非常喜歡導演用客觀的角度來拍攝學生們在民主社會薰陶之下,一開始體驗統一一致的行動體系的抗拒心理,從同學們的認同,讓自身的心理也感到相似的認同感,這個認同感就是基於同學們所激起的不名來源的認同感,毫無目標的認同感,在外界的眼光看來或許覺得荒謬,可是設身處地去體會那些學生在當下所處的環境和狀況,就能體會到學生們所面臨的那種被孤立排擠的黑暗邊緣,就是這種害怕與別人不同的恐懼心理,激起了這場無法抑止的獨裁運動。
就像是黑社會組織的行動一樣,頭頭的命令在手下心中的地位其實並不崇高,手下歸在團體的名下只是為了尋求庇護,而本片所描述的狀況也有些類似,只是片中的組織成員大多是想要讓自己有個確切的目標可以去努力。不過相當弔詭的地方是,這個他們自認為「確切」的目標,在頭頭老師的心中,卻只是一個課堂上無關緊要的實驗。
筆者認為在這邊導演就有暗示著納粹政權的領導人和納粹政府的成員兩者對於政權立意目標的差異之處,領導所訂下的規則和目標,在跟隨者的心中,卻只是極度排他性的利用手段,而本片中的實驗對象,則是對獨裁政體印象不深刻的清澀學生,學生性格的可塑性,就成了本片實驗過程相當戲劇化的關鍵所在。
導演從一開始的團體一致行動,讓觀眾看到獨裁政權的良善本質,卻又透過學生們極具彈性的行為可塑性,來描述盲目進行體系的毀滅本質,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卻無法預期學生們在課後是否會持續這項實驗,這就是片中老師所忽略的地方。
本片和導演的前作《英雄教育》(NaPolA, 2004)有著相同的敘事步調,同樣都是以冷靜客觀的鏡頭,去記錄片中角色的心靈轉變,結尾同樣呈現出毀滅性的黑暗結局,都是呈現出十分強烈的寫實力道,片中並沒有相當突出的角色,而是透過整體演員極具說服力的互動,來呈現出組織中強烈犀利的不成文規範,以及角色面臨同儕壓力所抱持的想法和態度,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得獎紀錄: 
歐洲電影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歐洲電影獎電影銅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