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好萊塢隨著爆米花大片的蓬勃發展,市場更關注的是名氣更高的明星、能力越來越酷的超級英雄、更強勁且更邪惡的反派角色、更加龐大且複雜的宇宙觀,能以自身號召力來做為票房吸引的導演已經越來越少,除了特別關注電影消息的影迷外,幾乎越來越少觀眾會注意電影的導演到底是誰?然而諾蘭在爆米花電影橫行的市場裡,卻成為一位極為特別的例子,他的名號幾乎是一種保證,很多時候影迷並非被「作品本身」吸引,而是期待諾蘭帶來新的「電影饗宴」而買單。
《敦克爾克大行動》從全球首映以來,不少評論提及該片為諾蘭有史以來最佳作品,事實上這是具極大爭議性的,畢竟過去諾蘭有那麼多經典作品,風格上的差異也肯定在不同的影迷心中有著不同的重量,於是對於是否為「諾蘭有史以來最佳作品」是必須語帶保留的,而且我相信《敦克爾克大行動》將會是諾蘭從影以來評價最為兩極的電影,但是我完全能夠理解為何不少影評給予本片如此高等的評價。
這必須是相較於諾蘭過往作品的角度來檢視《敦克爾克大行動》才能理解,首先我們可以發現的是《敦克爾克大行動》已經不像過去諸如《頂尖對決》、《全面啟動》等片有令人霧裡看花的科技理論與花俏手法來包裝劇情,而是赤裸裸的真實故事等著被剖析。再者諾蘭在本片中更加注重於「人」上,更多的是捕捉那些掙扎、害怕、抉擇等坦然的情緒,於是本片已經不可能再是讓人震懾而拍案叫絕的科幻電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諾蘭依然拍出一部好片,就能大致理解為何《敦克爾克大行動》為何如此叫好叫座。
事實上我認為《敦克爾克大行動》不能被定義為「戰爭電影」,這也是為何我提及本片將會是諾蘭從影以來評價最為兩極的原因,畢竟「戰爭片」有著相當死忠、龐大的客群,而且深度渴望電影能夠盡可能以最高程度重現歷史景象。再來過去戰爭片也已經有太多經典之作,格局上也肯定多少會有拍攝想法被侷限,最重要的是《敦克爾克大行動》拍出來的並不是兩軍交戰的烽火四起,而是人性深處天人交戰的文明結晶。
畢竟剖開整部《敦克爾克大行動》來看,除了空軍的駁火與追趕之外,我們幾乎看不到有任何交火畫面、甚至沒有德軍出現在片中,角色群真正的敵人是不曉得何時到來的漲潮、不知道趕不趕得上沈船的救援、不清楚還剩下多少的飛機燃料,他們都在與時間賽跑,在與內心懷抱的目標與道德感拔河,我們甚至不清楚每個角色叫什麼名字,只知道他們都渴望著「回家」。
相較於諾蘭過往的作品,《敦克爾克大行動》呈現出人性的溫度,比起過去冰冷科技包裝下的峰迴路轉,諾蘭更願意給觀眾一個溫暖的答案,那也正是諾蘭在《星際效應》開始的心境轉變;我們能發現片中英軍本並不期望有太高的撤退人數,但是角色的堅持與抉擇卻閃耀出人性與文明的光芒,那刻才是《敦克爾克大行動》作為一部電影的最高價值,歌頌的是一段文化成長的過程、一段人類度過艱難共同創造偉大的詩篇。
怎麼說呢?從湯姆哈迪等人的空軍陣列出發之際,就能瞧出司令部希望空軍能保留燃料回程,盡可能避免戀戰與嚴重的損傷,再者平民船隻也有眾多理由拒絕徵招,甚至過程中的突發狀況讓情勢進入嚴重的兩難,但他們都挺過猶豫與掙扎,盡己所能的為撤退行動做到最大的支援;相較等待救援的士兵為存活展現出醜陋面,這些前往戰場的支援人手更具備著無所畏懼的堅持,那份勇敢也正是行動結果遠遠超乎預期的原因,而結局中一幕陸軍士兵質疑墜機的空軍士官,也許是對於不同族群仍無法和睦共處的諷刺吧。
《敦克爾克大行動》確實是一部好片,但對於諾蘭來說無疑是一次冒險,畢竟在如此為人所知的歷史背景下,他拍出來的成果是如此隱諱而無法定義,但諾蘭確實展現出不同於以往的面貌,且令人佩服的是儘管在如此平淡的劇本下,諾蘭依然以多重敘事的角度來完整篇章,保持著自己一貫的拍攝風格,在現代好萊塢導演越來越廉價的市場中,絕對是非常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