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大綱:
事業有成,人脈豐沛的室內設計師柯娜麗只有一個孩子,32歲的兒子巴布,用盡各種方法想離開她的掌控。他搬離家,只聽女友卡門的話,而柯娜麗看卡門很不順眼,覺得她配不上自己的寶貝兒子。然而,巴布卻鐵了心想要脫離強勢母親的懷抱,透過一次次強烈衝突表達自己的不滿。
巴布開車超速撞死了一名14歲的窮人家小男孩。柯娜麗為了息事寧人,於是積極動用人脈關切該案,更收買證人、警察,更改筆錄,想辦法擺平受害者家屬,只為免除兒子的牢獄之災,並逼迫兒子搬回家中,方便她的掌控。
愛與佔有慾,僅有一線之隔,對於成年的巴布來說,如此強勢的母愛與控制慾,讓他快要窒息。巴布一方面想要掙脫母親的控制,但不知不覺他的性格已深受母親的管教影響了。
電影評論:
這部羅馬尼亞電影以寫實跟拍的鏡頭,透過一幕幕對角色情感的細膩捕捉,將角色本身的複雜情感,呈現的淋漓盡致。從一場車禍的意外的處理過程,將母子情感間的衝突拉扯層層疊起,從母親控制孩子處理行動的一切,道出孩子為了掙脫自由而衝突的真實面貌。全片敘事精準有力,更用情感的堆疊創造出衝突面的巨大張力。
母子之間的情感,理想的狀態是以關愛的態度來對待彼此,當孩子已步入成年,若即若離的情感便成為母子之間最佳的情感距離,適時給予關愛,卻又不失給彼此自由的空間,才是最適當的關係。窒息性的關愛,不留任何隱私和決定權的餘地,容易讓對方感到壓迫感,如同在高壓的密室中亟欲逃脫的無助靈魂。
本片透過母親對兒子願意動用一切關係來達成讓兒子脫罪的動機,呈現出母親奮不顧身想要讓兒子脫離犯罪印記的無私之愛。從單一的角度來這一樁車禍意外,道德良知被母愛的錯誤判斷所蒙蔽,將這一切情感掏空,所剩下的只有深刻濃厚的母愛,但卻是遊走於法律邊緣的母愛。
意外發生後,巴布對母親處處干涉的控制欲,雖然感到反感,從衝突中找回對母親過度干涉的反對勇氣,卻同時陷入不知所措的徬徨無助情緒,時而無助,時而衝突的矛盾情緒,被母愛的處處關愛窒息,卻又希冀母愛能協助解決一切的複雜情感。本片呈現的極具戲劇張力,多層次堆疊的衝突場面,怵目驚心卻又充滿生活化的詮釋。
當意外車禍加害駕駛得以運用各種人脈關係來脫罪,受害者家庭卻只能守著對失去孩子的遺物,不斷對逝去的兒子投入無限的思念情緒而無法自拔,只能從伸張正義的公權力,去尋找內心憤怒情緒的出口。
加害者家庭則認為錢和權勢成為能讓兒子脫罪的工具,便極力想要將這一切的犯罪事實扭曲,藐視公權力的權威性,就連代表公權力的警察,也不得不屈服於權勢關係底下的貪腐心態。從被害者和加害者家屬對車禍事件不同的處理方式,便可看出不同階層所呈現出的母愛,有著極大的價值觀差距。
當為孩子脫罪的動機成為柯娜麗當下全部的意念,一意孤行的母親便把所有的一切都付出犧牲,只求能讓兒子能脫離意外致死的犯罪事實,卻沒察覺到受害者的母親同樣抱持著為兒子討公道的心理。
同樣是為了兒子奮不顧身的母愛舉動,兩位母親在同樣的母愛行為中,成為在道德判斷底下的平行親情,而兩者交會的所激起的母愛共鳴,則喚起了彼此的良心意識,激盪出屬於彼此共有的母子情感。
本片編導將母子關係的衝突情感,呈現的多層次又極富戲劇張力,更尖銳指出當錢可以讓司法過程受到控制,法律的正當性便受到嚴重質疑,更成為不利受害者家屬伸張正義的關鍵,對親子關係的精準掌握及人道精神的情感呈現,也都精準有力。
本片飾演柯娜麗的Luminita Gheorghiu,將這位既充滿母愛卻又遊走法律邊緣的母親,詮釋得極具爆發力,卻又充滿多層次的情感表現,不慍不火的精準演技,讓筆者相當推崇。生活化的情感詮釋,不顧一切的母愛表現令人動容,卻又介於道德灰色地帶,不落俗套的出色演技相當搶眼,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