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報導社會案件的新聞中,時常可以看到群眾義憤填膺地追打殺人兇手,希望他能受到應有制裁。但,若對方僅是年僅10幾歲的少年,是否所有人仍會覺得他的行為泯滅人性,罪該萬死?甚至在事過境遷後,還持續對他追討,要他為所犯下的錯付出代價?《心靈鐵窗》改編自暢銷小說《男孩A》,以一位因殺人而入監服刑的少年為主角,在歷經多年後假釋出獄,在保護之下改名換姓為傑克展開新生活,以為能就此迎向光明人生,但罪惡感和懼怕新環境會發現他的真實身分的不安感卻無時無刻糾纏著他的內心。
電影將立場聚焦於這位年輕時曾犯下大錯的少年身上,觀眾可以從他現今的生活,與輔導員的對談,以及年幼時期的記憶,逐一揭開他會犯錯的原因。男主角出獄後已經是個20幾歲的大男孩,他的成長過程有一大半都在獄中度過,於是在出獄後他期待能重獲新生,在社工的幫助之下,傑克有了新工作、新的生活、甚至還有新的女友…一切的生活看來如此美好,甚至我們可以說,傑克真正的美好人生,從現在才正要邁出第一步。
同時,觀眾也可在觀影過程當中,看著這位眼神純真的大男孩,僅管成長時期都在監獄中度過,但仍希望接下來的人生如新生般充滿希望,電影前半段,傑克的生活像是初次來到世界的小嬰孩,對身邊的事物總充滿著好奇,卻也苦澀地展現出少年和現實世界的脫節;一場在餐廳裡點餐的橋段就說明了一切,他試圖想要表現自己融入正常社會的從容,卻反而適得其反地無從對應,於是這樣外表看來和常人無異的年輕人,那懵懂疏離的一面就這樣赤裸裸地展現在大家眼前了。
雖然仍需要磨合期,原以為傑克的第二人生就能如此順遂的繼續進行下去,但是命運之神怎能如此簡單地就放過他?一次拯救車禍意外受傷的小女孩的義行,卻使得傑克的人生從此有了逆轉,媒體開始察覺到這個神秘少年的過去,於是這位原本拯救少女的英雄,竟成了被社會唾棄之的敗類,在電影後期,自己的秘密被揭發後,從媒體和輿論的撻伐、甚至最應該在身邊支持他的同事及朋友都背棄,讓少年的原本該獲得的新生急轉直下,最終似乎只能往死胡同裡走。
電影給了這位懵懂無知的男孩一個殘酷結局,社會大眾告訴了他,只要你犯了一次錯,就永世不得翻身。在結局出現的一瞬間,所有社會大眾都成了施惡於他的加害者,因為我們選擇不給對方機會,硬要將對方逼到絕境,縱使對方僅是位少年。僅管那位被拯救的少女試圖想給與傑克救贖,讓他自己知道人生仍有一絲希望,但當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少年的壓力時,最後只能面對無可避免的終末。
《心靈鐵窗》最後給了這位正準備展開新生的陽光少年慘痛的結局,但卻促使著人去反思,被害者甚至民眾,是否仍要在事後持續追討,要其付出代價呢?導演殘酷的刻劃出少年的心靈從重獲新生的喜悅到走到死胡同的絕望感,也丟出一個個道德大哉問:如果犯下過錯的少年長大後願意改過自新,社會還願意給他機會嗎?如果自己是被殺人犯所拯救的車禍小女孩,自己還會懷抱感恩之心嗎?這絕不是輕鬆給與觀眾答案和選項的電影,太多沉痛的衝擊逼迫著自己一再思考,而答案似乎也像這部電影般,深深刻劃在心中。
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英國影藝學院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燈光攝影
英國丁納德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