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大綱:
16歲的湯瑪斯和家人搬到新地方,他有一個不願與人溝通且精神不正常的自閉症哥哥查理(路克福特)。此時,他母親瑪姬(東妮克莉蒂)正值懷孕,他父親賽門託他負責照料查理。查理不尋常的古怪誇張舉止經常弄得湯瑪斯煩惱不已。有一天早上,半裸的查理逃出家裡,湯瑪斯追著他跑過街頭巷尾,查理突然闖入別人家想借用洗手間,沒想到這裡竟然是湯瑪斯同學潔姬的家,而且湯瑪斯撞見她時她正在淋浴!就這樣,兩人逐漸愛上對方。湯瑪斯必須面對適應新環境及處理哥哥麻煩事等的各種挑戰,幸好女朋友潔姬不斷給予他幫忙和鼓勵,不過這對熱戀男女約會時總是多個電燈泡。接著,湯瑪斯的生日派對因查理的胡鬧演變成為夢噩,於是他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無法克制地發洩出來,他將要如何繼續面對自己和所愛之人的人生呢?
電影評論:
這部澳洲電影用寫實的角度去描述家中有弱智兒的家庭所面對的生活難題,編導運用真實自然的情感流露,來表現出這個「不正常」特質的不平凡。編導相當巧妙的運用正常人隱藏的不正常特質,和弱智兒的不正常特質作對比,簡單的電影語言,卻能透過演員極具感染力的互動,而深深打動觀者的心。
這部澳洲電影著墨於弱智兒的生活型態,迥異於《雨人》(Rain Man, 1988) 過於戲劇化的情節發展,本片卻是以外在對於弱智兒觀感的轉變,而慢慢做為情節發展的鋪陳,這些極為生活化的情節發展,真實且不做作,更反映出弱智家庭所真正面對的生活難題,因為情感真實,所以格外觸動人心。
一些外在或是內在有缺陷的人,正常人總會想要改變他們,不過在想要改變他們的同時,其實也是為了符合自己心中的期望,然而相互相處就是要去磨合彼此生活和個性,這一點就和一般家庭相處的模式是一樣的。編導不只是把焦點放在弱智兒身上,更把焦點觸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因為自身的想法而覺得別人格格不入,然而在不了解他們心中的真正想法時,又如何能用自己主觀的看法去歧視別人呢?
查理在片中是個注目的焦點,而圍繞在這個焦點的人際互動,,則是本片極具戲劇張力的演出。湯瑪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他只看到查理對他所造成的不方便,然而從父母的角度出發,卻能漸漸體會到心中所依附的甜蜜負擔。從女朋友的角度出發,能夠拋開外界的負面觀感,而去真實傾聽查理內心的聲音。
當家中的「不正常」視為「正常」的一部分時,也就恰好表現出人與人之間包容體諒的情感。當這個外界認為異常的特質,卻又因為血緣關係而必須接受,就像片中說的:「閉上眼睛,只能看見黑暗」,然而在黑暗中雖然看見一些可能轉變的希望,所看見的還是一片模糊,只有從黑暗中去接受這種模糊的希望,才能讓心中更能坦然接受對方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只是有些人比較明顯,有些人只有在私底下會表現出來,這一點就是編導想要以弱智家庭的明顯的缺陷特質,和一般人際關係所能看見的不明顯的缺陷特質作對比,湯瑪斯對於查理的憤慨情緒便是一例。
當身旁的其他人因為查理不同於常人的行為而加以嘲笑時,他們所看見的是自己優於他人的優越感,無視於他人的存在性,查理外表所表現出的「不正常」,也是他人格的一部份,然而這種「不正常」,卻不是他能選擇的,就如同家庭或是婚姻關係,成員彼此厭惡對方的行為舉止,然而要互相生活在一起就要互相包容,而這種包容的心同時也是人們接受別人不完美的態度和想法,編導只是運用查理外顯的特異和正常人怪異的特質相互呼應,而這兩者的映襯卻也把人與人之間彼此包容的真實情感帶出來。
筆者很喜歡編導所運用的外界觀感和自身觀感的對比,而整部片以人生真實的經歷和起伏作為鋪陳的基礎,悲傷和歡笑所構築的起伏過程,自然又真實,而透過幽默的風格和對白來烘托出感人的溫情,從湯瑪斯希望正常生活的期望心情,轉變成回歸童年情感的純真心情,劇情轉折極具說服力。
本片主要演員飾演查理的Luke Ford,飾演湯瑪斯的Rhys Wakefield,以及飾演媽媽的Toni Collette,都以極具真實感的演出擄獲觀者的心,而以《日本物語》(Japanese Story, 2003)以及《靈異第六感》(The 6th Sense, 1999)中極具感染力演出的Toni Collette,因為《日本物語》而慢慢受到美國電影業的注意,之後拍的商業作品筆者都不是很喜歡,而在這部片她回到最初的澳洲電影,又重新找回她所擅長的戲路,這部片就是靠著這些主角相當有張力的互動,來構築起本片的戲劇張力,這種牽動人心卻又反映真實情感的電影,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澳洲電影協會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
澳洲編劇協會最佳影片
柏林影展水晶熊獎
澳洲影評協會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