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大綱:
六○年代的西德政治情勢動盪不安,才華洋溢且滿腔熱血的柏瓦與大學女友古德倫志趣相投,不但勇於挑戰傳統規範,起而反抗體制,甚至還出版刊物,希望可以改變世界。
隨著時代越來越躁動不安,這對情侶開始抨擊執政的保守勢力,卻也因此遭到反擊。此時,花心的柏瓦留連於其他女子之間,使得兩人的感情出現裂痕,後來他們決定搬到西柏林展開新生活,更積極地投入左翼運動,秉持著「If not us, who? If not now, when?」(若非我等,更待何人?若非此刻,更待何時?)的信念,無悔地投入革命。
然而,柏瓦風流成性的缺點仍未改進,古德倫最後受不了,決定離他而去而投身於極左派組織「赤軍旅」(RAF),將自己的一生獻給反叛革命運動。另一邊,柏瓦身受毒品之苦,並在這期間,創作出足以改變世界的小說…
電影評論:
政治革命,對身處現今政治和社會環境皆趨於穩定的狀態下的我們,或許難以用自身真實的體會過去被政治活動操弄的人們所面對的人性掙扎和抗拒心理。在德國納粹黨強壓式的屠殺猶太人的恐怖行徑,大多數人都只能看著歷史資料而從形而上的角度去思索人性的殘酷面,卻鮮少有人能夠起而行去實踐反抗暴政的行動,這部《捨愛其誰》便是以西德在後納粹時代的反抗代表柏瓦和古德倫的真實故事為主題。
這部德國電影以德國革命份子不同角度的人性刻畫,反映出大時代所引起的社會動盪和人道危機。政治色彩的背景描述,卻以不同時代的相同衝突背景,來呈現當權者、執行者和宣傳者不同角色定位的人性掙扎和政治環境下的無奈情緒,穿插民主政黨和共產政黨兩者不同觀點的紀錄片,搭配當下正在進行的革命運動,以革命背景下的運動成員的真實生活為描述重心,呈現出真實故事的寫實氛圍。
在上一輩的人以自身的角度向後輩述說納粹黨所執行的各項任務,自身觀點所表現出來的是從自身經歷所濃縮出來的人生觀點。從柏瓦父親的角度,是一個直接受納粹領導者所指示的作家觀點。從古德倫的角度,是一個從德國納粹執行者的軍人角度觀點。而這兩種觀點也代表並未真正參與納粹黨行動的支持者所具有的虛擬觀點,以及真實參與戰爭而表現出人性反思的寫實觀點,而這也和柏瓦和古德倫在時代當下所面臨的越戰的政治衝突背景遙相呼應。
而納粹暴政的終結國家美國,卻成為越戰所代表的衝突暴力國家,這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政治思維,在柏瓦和古德倫的心中,心繫的卻只是反抗暴力行為的意識形態,筆者認為兩種時代交叉描述的特殊敘事風格,相當具有時代警示意味,同時也表現出柏瓦和古德倫當下百感交集的心靈意識。
本片除了充滿政治意識形態的背景之外,更融入柏瓦和古德倫之間充滿悲劇色彩的情感世界,原本認為置身政治環境和感情世界之外的他們,在陷入環境中的情感互動,而不只是在文字上的平面情感,更需要用現實生活的真實情感,來經營彼此的關係。現實生活並非紙上談兵,感情生活亦需要彼此互動關係的堆砌和連結,才能讓關係持續維持。
柏瓦和古德倫面彼此革命理想和情感投射的交雜,感情世界的付出,和革命理想的付出相互拉扯,看似不相關,卻又緊緊相繫的複雜情感,筆者認為相當引人入勝,卻又充滿悲劇色彩,也表現出在時代動盪的背景之下,他們自身拋棄現實一切,卻又必須全然承受後果的垂死掙扎,將革命份子所必須負擔的現實責任表露無遺,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柏林影展亞佛瑞德鮑爾榮譽獎、德國藝術電影獎
德國電影獎銅獎最佳影片
Hessian TV Award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