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美聖1958年出生於臺灣,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手之一,1977年,她以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長(悟於19)》獲得第一屆金韻獎創作組優勝獎。那一年她十九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在金韻獎紀念合輯中以一首《小茉莉》為歌迷熟知,又因創作才華而引人注目。趁熱打鐵,新格唱片為她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包美聖之歌》,收錄了多首個人原創曲,以及侯德健、邱晨的處女作。為《捉泥鰍》錄音時,她忍不住哭了。不是因為被這首歌感動,而是因為太像兒歌,讓她感覺很沒面子。在製作人的軟硬兼施下,她成為該曲的首唱,意想不到地廣受歡迎。兒時,她和《捉泥鰍》的創作者侯德健住同一個村子,上同一間幼稚園,但並不熟悉,沒想到長大後卻因民歌而再次結緣。
自從1980年出國深造後,25年來始終未曾再以歌手身分公開露面、獻唱的包美聖,一直是最讓人懷念的校園民歌手之一。一般人幾乎無從聽聞她新近的消息,因此大家只能反覆溫習《捉泥鰍》、《小茉莉》、《那壹盆火》…這些包美聖當年留下的經典歌曲。包美聖退出歌壇已久,目前在其老公創辦的IT公司中擔任總經理,定居美國。
包美聖之歌
此專輯以清新的創作歌謠建構,侯德健所寫的《捉泥鰍》,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能哼唱兩句。創作大將丘晨共發表了《看我聽我》及《妳在日落深處等我》兩首歌曲,是包美聖的成名曲。民歌時期另一種重要的曲風類型是古典詩詞的重新創作。源自白雲遺音,華麗絲譜曲《喜只喜的今宵夜》、引自宋詞由陸遊所寫的《釵頭鳳》,以及張繼的七言絕句,郭芝苑譜曲的《楓橋夜泊》,三首歌曲均將往日難以親近的艱澀詩句,重新以民謠披上壹層平民的新綠外衣。《成長(悟於19)》則是包美聖寫給同學有關青春記事的小品,這首曲子也是她個人第一次發表的創作。
01 你在日落深處等我
02 捉泥鰍
03 你來
04 喜只喜的今宵夜
05 把握現在
06 短歌
07 成長(悟於十九)
08 看我!聽我!
09 楓橋夜泊
10 風箏
11 釵頭鳳
12 你是否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