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之中,兀自綻放:江文也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是首位享譽國際樂壇的臺灣作曲家,作品蘊含著濃厚臺灣故土、宗教聖樂與古典文化情感。

十二歲到日本學校學習電器工程,因為喜歡音樂,晚間到東京上野音樂學校選修聲樂,1932年工業學校畢業後進入「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工作,1934 年以管絃樂《白鷺的幻想》獲全日本音樂比賽作曲組第二名,此後更連續四年在日本舉辦的作曲比賽中得獎,奠定了他在日本作曲界的穩固地位,更成為當時臺灣旅日音樂家中,最絢爛奪目的一位。1936 年,他以管絃樂《臺灣舞曲》獲得柏林第 11 屆奧林匹克國際音樂比賽作曲獎,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林匹克獎牌的臺灣人,也是亞洲首位榮獲國際大獎的音樂家。1938年,《十六首斷章小品》在威尼斯第四屆國際音樂節中獲獎,江文也從此成為聲譽不斐的世界級作曲家。

1938年以後,江文也轉以五聲音階為基準的創作風格,1939年完成大型管弦樂《孔廟大晟樂章》,是研究東方宗教祭典樂的藝術精華。1950年代,江文也擔任中央音樂學院的作曲教授;教學之餘持續創作。1957年,江文也被捲入政治鬥爭漩渦,但他沒有放棄創作,甚至還完成了幾部大型作品,如根據謝雪紅詩篇而作的《第三交響曲》。1975 年著手整理留日期間與其弟在臺灣山區所採集的臺灣民歌,並陸續改編為以管絃樂團伴奏的聲樂曲。1978年抱病創作管絃樂曲《阿里山的歌聲》,過程中臥床一病不起,此曲為江文也的遺作。